1.电容量
电容量是指电容器加上电压后,存储电荷的能力。常用单位有法(F)、微法(μF)和皮法(pF)。皮法也称微微法,三者的关系为lpF=10-6μF=lO-l2F。
2.标称电容量
标称电容量是标示在电容器上的“名义”电容量。我国固定式电容器标称电容量系列为E24、E12、E6。电解电容的标称容量参考系列为1、1.5、2.2、3.3、4.7、6.8(以μF为单位)。
3.允许误差
允许误差是实际电容量对于标称电容量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。固定式电容器的允许误差分8级,如表3-7和表3-8所示。
4.额定工作电压
额定工作电压是电容器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,长期、可靠地工作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。常用固定电容器的直流工作电压系列为6.3V、10V、16V、25V、40V、63V、100V、250V和400V。
5.绝缘电阻
绝缘电阻是加在其上的直流电压与通过它的漏电量的比值。绝缘电阻一般应在5000MΩ以上,优质电容器可达TΩ(l012Ω称为太欧)级。
6.介质损耗
理想的电容器应该没有能量损耗,但实际上电容器在电场的作用下,总有一部分电能转换成为热能,所损耗的能量称为电容器损耗,它包括金属极板的损耗和介质损耗两部分。小功率电容器主要是介质损耗。
所谓介质损耗,是指由介质缓慢极化和介质电导所引起的损耗。通常用损耗功率和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之比,即损耗角的正切值来表示。
tand=损耗功率/无功功率
在同容量、同工作条件下,损耗角越大,电容器的损耗也越大。损耗角大的电容不适于高频情况下的工作。